菩提——心灵的瑜伽《心净土净》
心净土净
赵州禅师和徒弟文偃谈论佛法时,一位信徒送了一块糕饼供奉他们。赵州禅师就对徒弟文偃说:“这一块饼,我们两人怎么好吃呢?我们来打赌,如果谁能把自己比喻成最脏最贱的东西,谁就赢得这块饼!”
“您是师父,就由您老人家先开始比吧!”文偃说。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头驴子。”
文偃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
赵州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便。”
文偃不落人后地说:“我是粪便里的蛆虫。”
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了,反问说:“你这蛆虫在粪便中做什么呀?”
文偃回答说:“我在粪便里避暑乘凉啊!”
智慧小语:我们认为最污秽的地方,而禅师们却能逍遥自在。因为他们有了禅,世界就不一样,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清净国土。在禅师们心中清净和污秽是一如不二的,“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禅林百科:郑板桥与佛门的因缘 · 郑板桥(公元1693~1766年),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画坛“扬州八怪”之首,著有《板桥全集》。板桥自称居士,广交方外之友,常在寺院借住,对佛经研究造诣甚深,他有位好友从祖出家修苦行,板桥赋破衣云:“纳衣何日破,四十有余年,白首仍缝锭,青春已结穿,透凉经夏好,等深入秋便,故友无如此,想看互有怜。”板桥在不惑之年,到杭州游览,住韬光庵,兴之所至,写了一首名为《韬光》的长诗,最后两句是:“我已无家不愿归,请来了此前生果。”言外之意,想在韬光庵出家为僧,人未出家却怀出家之愿。
菩提——心灵的瑜伽:
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出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即法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心灵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