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灵的瑜伽《烦恼即是菩提》
烦恼即是菩提
三维信徒愁容满面,于是去请无德开示一个共同的问题。
见到禅师便问:“请问禅师,如何才能生活得快乐?”
禅师回问:“那诸位活着是为何?”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抚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
禅师道:“那你们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了。”
三位顿时又丑莫展,请禅师开示。
禅师又道:“诸位活着是由于恐惧死亡,等待年老,和被迫的责任,皆非自心本愿。而毫无理想,毫无意义,如此生命,何谈快乐?”
“诸位所认为的快乐又是如何?”禅师接着又问。
甲信徒道:“我认为有了金钱便是快乐。”
乙信徒道:“我认为有了爱情便是快乐。”
丙信徒道:“我认为夺得名誉才为快乐。”
禅师道:“不然,若你等得到这些东西之后,将更加痛苦。”
三位又是迷惑,恳请禅师教化。
禅师说:“若你们得到金钱、爱情、名誉之后,烦恼、忧郁、甚至更大欲望将无休止地缠绕你们,固然更加痛苦。若想获得轻松,必要舍弃如此之念,转化思想。金钱要布施方得快乐,爱情要肯奉献便达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才为快乐,各位会否?”
三位信徒顿悟。
智慧小语:对世间万物的追求,万不可强求,一切皆顺其自然。付出方得回报,回报便要施之于人,如此循转轮回,才为快乐。树真正的、有意义的理想,为之积极进取,方除烦恼,求得轻松。
禅林百科:维摩演教 · 维摩(维摩是音译,详称为维摩罗诘,也称为摩诘)居士是佛世时代,以在家身份奉持梵行的菩萨道行者,他也是象征大乘佛教兴起的关键人物。向维摩学法的中土人士,不计其数。
菩提——心灵的瑜伽:
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出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即法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心灵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