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灵的瑜伽《本性宝藏》
本性宝藏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青年男子,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
半页,禅师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他的屋子里,禅师大喝一声:“谁!”
那人被吓得跪在地上,禅师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原来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石屋禅师说:“喔!原来你是个小偷,你前后偷过几次?”
男子回答:“数不清。”
石屋禅师问:“每偷一次,能快乐多久呢?”
男子回答:“那要看偷的东西价值怎样啊!”
石屋禅师追问:“最快乐时能维持多久?”
男子回答:“几天而已了,过后仍旧不快乐的。”
石屋禅师说:“原来是个鼠贼,为什么不大大地偷一次啊?”
男子问:“你有经验吗?你共偷过几次啊?”
石屋禅师回答:“只有一次。”
男子疑惑地说:“只有一次?这样能够吗?”
石屋禅师回答:“虽然只有一次,但毕生受用不尽啊。”
男子急问:“这东西是在哪里偷的?能教我吗?”
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这个你懂吗?这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你将真正的一生奉献在事业上,毕生受用不尽,你懂吗?”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贪取身外之财,自心本贮藏有无穷的宝藏而不知,常为取一时之乐而步入歧途,妄失本性,何以得永生之乐?这个人从此改邪归正拜石屋和尚为师,后来居然成为著名的禅僧。
智慧小语:当我们认为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失败算得了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我们可千万不要自甘堕落,信不信由你,天堂和地狱存在于一念之间。
禅林百科:小乘佛教 · 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唯物思想倾向。小乘佛教认为众生的解脱在于自我的修炼,最终达到涅槃,由此逃脱轮回,解脱痛苦。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其主要经典由:《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
菩提——心灵的瑜伽:
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出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即法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心灵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