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机缘《禅师插秧》
禅师插秧
有一天,禅师领弟子们念完佛经后,就对弟子们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光读经不做事也是不行的。来,我带你们插秧去。”
插秧谁不会啊?弟子们争先恐后下田忙活起来,但是他们插的秧苗弯弯曲曲,只有禅师插的秧是一条直线。
弟子们大惑不解地问道:“师父,你是不是有什么插秧的秘诀,为什么你插的秧苗像用尺子量过的那样整齐?”
禅师笑着说:“其实很简单,你们插的时候眼睛盯着一样东西就能插直了。”
弟子们如获至宝,马上就去动手实践,可这次插的秧苗,竟然是一道弯曲的弧线。
“师父,我们照你说的做了,还是不能插成直线。”
“你们是否一直盯着一样东西啊?”
“我们盯住了水田旁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显眼的大目标啊。”
“水牛边吃草边走,你们盯着它插秧,它不停的移动你们怎么可能插直?要盯就盯那边大树那样明确不动的目标才行。”
弟子们再按照师父的指点去做,果然插得又快又直。
在生活中怎样才能少走弯路呢?秘诀就是确立明确的目标,然后以最节省的途径向目标推进。任何事情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是要打折扣的,所以做事情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这是把事情做好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智慧小语:目标既是成功的方向,更是成功的捷径。
镶翅法螺 · 喇嘛教法器,《法华经·序品》称:“今佛世尊欲说大法,欲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禅林百科:藏传佛教的派别之(一)——噶举派 · 噶举派形成于11世纪。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衬衣,故俗称“白教”。其创始人为玛尔巴。他曾先后三次赴印度学习密教,自言证得“万有一味”的境界。该教派注重密法,老师对徒弟单一地进行口耳传承秘法教义,修行方式有浓重的密宗色彩。因最重视口授(藏语:噶)密法的传承(藏语:举),故称噶举派。噶举派中的帕木竹巴、噶玛巴等支系的上层曾先后受元、明两朝的敕封,继萨迦派执掌西藏地区的政权。清代黄教得势,噶举派中仅止贡、主巴、噶玛、达珑四支系尚保有一定的宗教势力,其中噶玛噶举是最具影响的分支。噶玛巴就是噶玛噶举派最大的活佛。
因果——巧合是机缘:
尔时,阿难陀尊者,在灵山会上,一千二百五十人具。问佛陀:『何以因果之报?』佛说:『是故世间,一切男女,贫贱富贵,受苦无穷,享福不尽,皆是因果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