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机缘《误会》
误会
有一个人终日困苦不堪,因为他常常猜疑自己周围的人,甚至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好好地计量,时时感觉很累,故而他去找一位禅师开示。
见到禅师后,说明自己的状况及来意,变问:“人生何以有得快乐?”
禅师说:“心宽人自轻,眼明心自净。”
他又十分疑惑地问:“如亲人欲害自己如何?”
禅师笑道:“人不会害你,害你的是自己的心。”接着又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你便得知。”
有一个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夫人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于生活,因无人照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帮他抚养孩子。
一日,主人出门去,到了别的村,因遇大雪,当日无法返回。第二日赶回家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打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看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他于是抱起孩子。虽然孩子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发现它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
禅师此时又说:“天下一切生灵皆为平等,只因一时之念而屠害其命,此乃万事之业障,切记勿因轻心而蒙蔽你的眼睛,切记。”此人当下顿悟。
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对无知的动物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则其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智慧小语:禅说,世间人都是因为心有疑虑,放不下,故不能知而立行。所以,若能看破、放下,必能有勇气、有决心地去完成所有事。
禅林百科:佛、道之争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儒、道、佛三家,一直处于冲突和融合之中。而其中佛教和道教之间的冲突则更加激烈。道教从伦理纲常、王道政治、夷夏之辨等方面立论攻击佛教,并依靠王权的力量进行了“三五灭佛”,给佛教势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与此同时,佛教对道教也展开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在佛教与道教的斗争中,道教最终未能将佛教赶出中国,而佛教也未被消灭,并且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中古本土化的过程。而两教斗争的最终结果则是使儒家成为了最终的获利者。
——摘自《心灵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