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机缘《严师仪山》
严师仪山
寒冬腊月,一个名叫“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因为仪山的家风森严而绵密,不轻易接人。对游方云水的禅者,常以众住已满而不接受行脚僧的挂单。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蹲踞在门口,一蹲就是三天。虽然雪水打湿身体,他一点儿都不动。一闪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却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得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被寒风吹得裂开的地方都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是他依然在那里雷打不动地蹲着。仪山下令弟子不准开门,否则就将其逐出门外。
第七天那个和尚终于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试他的鼻息,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便下令将他扶了进来。滴水终于进了仪山禅师门下参学。
在仪山禅师座下苦参的滴水,有一次请示道:“无字与般若有何分别?”
“你这个傲慢的小辈!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吼声中,仪山一拳打过去。并且将滴水赶出法堂。懊恼异常的滴水,回到僧堂,那关门的声音冲击到耳朵,滴水豁然开悟道:“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还有一次,滴水用白纸擦鼻涕时,仪山禅师很不客气地喝道:“你的鼻子就这么尊贵?洁净的白纸,得之不易,你不是在糟蹋白纸吗,还修什么行呢?”
很多学僧都受不了仪山这种冷峻的禅风而打退堂鼓,只有学僧中的滴水坚持了下去,并说:“僧有三种,下等僧利用师家的影响,来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师家的慈悲,步步追随着师傅;上等僧在师家的揵槌下日益强壮,找到自己的天地。”
智慧小语:滴水禅师是上等僧,因为他能在揵槌下日益强壮,所以说向你挥来的鞭子,常常只是要你把头抬得更高,脊梁挺得更直。
——摘自《心灵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