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有开挂的人生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有开挂的人生
自律,可以让我们活得更高级,在新的一年,做到自律,你才能活得更高级。泰迪·罗斯福说过:“有了自律能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多少人羡慕着别人的身材与样貌,羡慕着别人的成功与精彩。但是当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自我管理后,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即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你会发现: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
谷歌有位高级工程师,叫马特·卡茨。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30天改变的计划,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
比如: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每天拍一张照片,写一本5万字的小说;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拒绝咖啡因.....30天后,昔日那个肥腻的宅男工程师不见了,他开始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骑自行车去工作,甚至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远足。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
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但有没有发现,大部分人都在自律的中期——痛苦期徘徊太久,以至于把痛苦当作是自律。
而当你自律到极致,你会发现:自律能够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因为你知道,自己在一天天地改变,自律已经变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你为什么不自律
为什么自律的人生,可以像开了挂一样,但现实中,却很少有人做得到?因为自律意味着你必须有所放弃,不能全部都要。
就像你想要保持完美的体型,维持身体的健康,你就必须和垃圾食品说再见,你不能肆无忌惮地吃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个世界上,太多事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你必须有所放弃。但人做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十分厌恶损失带来的阵痛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得失,“失”的影响是“得”的两倍,由此看出,人对损失更敏感。这就是“损失厌恶”。
基于这样的一种本性,很多人不断被它牵着鼻子走。于是我们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垃圾食品,一边幻想自己拥有八块腹肌。
自律,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自律这件事情,不仅仅局限于肉体或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修正和改变。只有思维转变了,才会从时间,精力,情绪和身材各个方面,都形成“自律思维”。
自律本身就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因为自律意味着你需要和自己的天性作斗争。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律坚持到极致?
①设立具体目标,坚持无一例外原则
原因之一,想必就在于没有设定具体的目标。
无数研究显示:当人们用具体的条文对他们的目标进行定义后,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目标明确是很重要的,因为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思想上的歧义和执行中的变异。
设定目标之后,需要坚持“无一例外”的原则。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坚持了无一例外原则。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放纵,对自己严格一点,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原则。
③把挑战分解成小而易于管理的目标
太多人幻想着能够一蹴而就,一夜之间达成目标。当完成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跨度很长、难度很大时,许多人容易半途而废。这个时候,需要学会对任务进行分解,通往目的地的道路是由许多细小的、易于管理的步骤组成的。
慢一点、稳一点,关键在于把大目标分解成易于消化、循序渐进的小目标。自律,人生自由的必经之路,每一个不自律的行为,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
设计师山本耀司说: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我要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自律可以令我们活得更高级。
——摘自《今日头条》
(作者:职业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