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明的管理,是让团队感觉不到被管理
怎么做到“无痛管理”,让团队自己转起来。
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激发。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喜欢天天盯着员工的每一个细节,喜欢用“必须”“应该”来绑架团队的领导,团队反而越容易出问题?
而那些看似“放养”的领导,团队却总能超额完成任务?
这不是玄学,而是管理的本质,最高明的管理,是让团队感觉不到被管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做一个“隐形”的管理者,让你的团队自发运转,让你自己轻松躺赢。
很多人一提到管理,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控制”。
仿佛管理者就是那个拿着鞭子站在团队后面,时刻盯着进度、催着交作业的监工。
但真相是,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团队的主动性,而不是用条条框框把人绑死。
好的管理者,应该像空气一样,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团队离了他就活不了。
你想想,为什么你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写作业时总是磨磨蹭蹭,但打游戏却能通宵达旦?
因为游戏里有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反馈、还有你想要的奖励。
管理团队也是一样的道理。
与其天天催进度,不如把目标拆解成每个人“踮踮脚就能够到”的小任务。
比如,这个月团队要完成100万的业绩,那就把它拆成每周25万,再细化到每个人每天的任务。员工一看,这目标可以不算太难,只要稍微肝一下就能完成,那即便不为了团队,只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会努力完成任务的。
某互联网公司的一位项目经理,曾经每天像个监工一样盯着团队写代码、改bug,结果团队效率越来越低,甚至有人开始摸鱼。
后来他改变了策略,把项目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明确告诉团队:“这个功能上线后,用户量增长10%,每个人奖金多5000。”
结果团队不仅提前完成了任务,还主动优化了很多细节。
人只会为自己想要的东西拼命。
完成任务=拿奖金=升职加薪,这笔账员工自己会算。
你不需要天天画大饼,把任务说清楚,他们自然会为自己的利益拼命。
现在早就不是以前领导说一不二的时代了,命令式管理也早就过时,该被淘汰了。
“按我说的做就行。”
“别问为什么,执行就对了。”
这些话,实在是听着就让人火大。
尤其是95后、00后员工,最烦的就是这种命令式管理。
你越是居高临下,他们越是不买账。而且这种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还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真正高明的领导,开会时说的话不超过20%。
剩下的80%,是让团队成员去说、去想、去讨论。
下次开会你可以试试说这三句话:
“这个月目标定了,你们打算怎么干?”
“需要我协调什么资源随时说”
“出问题我兜底,你们尽管试”
这三句话的魔力在于:
第一句,把主动权交给员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决策者,而不是执行机器。
第二句,让员工知道你是他们的后盾,而不是监工。
第三句,消除员工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敢想敢干。
员工在觉得自己被信任时,很有可能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Netflix就是以“自由与责任”的管理文化著称的。
他们的管理者很少对员工说“必须”,而是给予员工极大的自由度。
比如,Netflix的员工可以自己决定休假时间,只要他们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种管理方式让Netflix的员工充满了主动性和创造力,也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流媒体市场中脱颖而出。
很多公司管理混乱,根本原因就是规则不透明。
今天A犯错扣钱,明天B犯错却没事,这种双标最伤士气。
员工会觉得,管理就是看领导心情,干得好不如拍得好。
而制度管人,比人管人公平100倍。
当团队形成“按规则办事”的习惯,管理者自然就能隐身了。
想用规则代替人治,建议你做好以下三张表:
权责清单(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奖惩标准(干得好拿多少,干砸了扣多少)
进度看板(所有人随时能看到团队走到哪一步)
这三张表的作用在于:
权责清单,让每个人清楚自己的职责,避免推诿扯皮。
奖惩标准,让员工知道干得好有奖励,干得差有惩罚,公平透明。
进度看板,让团队的目标和进度一目了然,避免信息不对称。
当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权责和奖惩标准时,管理的压力自然会减轻。
顶级管理者从来不把自己当“领导”,而是当团队的工具箱。
需要资源?满足!
需要培训?安排!
需要背锅?顶上!
只需要时刻记住两个关键问题,就能让团队在被你管理时,如沐春风。
1.专业上做团队的靠山
当团队遇到技术难题时,你能站出来镇场子。
员工会觉得:“有你在,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2.情绪上做团队的树洞
当员工受委屈了、压力大了,敢找你吐槽。
你不需要给他们解决方案,只需要倾听和理解。
如果员工跟着你既有安全感,又有成长空间,谁还会摸鱼,混日子?
最高级的管理,是把要求变成习惯。
当团队形成自驱力,管理自然就变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比如:
不需要你催,员工自己会盯进度。
不需要你管,团队自己会协调资源。
不需要你骂,员工自己会反思改进。
但这种文化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一点一滴的行动积累起来的。这就需要你做到以下3点了:
以身作则:你是什么样,团队就是什么样。
持续赋能:让团队不断成长,形成正向循环。
营造氛围:让团队觉得,做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
当团队每个人都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不是“这是老板要求的”,管理就真正“消失”了。
✎ 写在最后
管理就像放风筝,线拽得太紧,风筝飞不高;完全放手,风筝就飞走了。
真正的高手,会让团队感觉不到那根线的存在,但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飞。
记住这句话:“当你觉得管理很累的时候,一定是方法错了。”
从今天开始,试试做个“隐形”的领导者吧!
让管理“消失”,让团队自发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