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失败清单”——一位家喻户晓总统的不为人知前传
大家每天都在谈成功,却很少有人愿意把“失败”大声说出来。今天,我们就讲一段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很少被教科书收录、却极具激励力的“失败清单”。
1. 1832 年,23 岁的林肯首次竞选州议员——落选。
2. 1833 年,他借钱做生意——当年破产,还债 17 年。
3. 1835 年,未婚妻去世,他精神崩溃,卧床半年。
4. 1838 年,竞选州议长——失败。
5. 1843 年,竞选联邦众议员——失败。
6. 1854 年,竞选联邦参议员——失败。
7. 1856 年,竞选副总统提名——失败。
8. 1858 年,再次竞选联邦参议员——还是失败。
直到 1860 年,51 岁的林肯才当选美国第 16 任总统。也就是说,在他成为“拯救联邦的巨人”之前,人生几乎是一部“失败大全”。
为什么失败没把他打垮?林肯留下了三件“小武器”,今天依旧可以直接复用到我们的工作里:
1. 及时复盘,写下来
每次竞选落败,他都会把对手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逐条记在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里。第二天晨读时先翻一遍,确保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我们而言,就是“日报+复盘”。
2. 把失败“公开化”
林肯常把最丢人的事主动讲给朋友们听,甚至自嘲。心理学上这叫“去羞耻化”:一旦说出来,失败就不再是压在心口的石头,而成了可讨论、可改进的素材。——在团队里,每周 5 分钟“踩坑分享”,效果远比领导单方向灌鸡汤好。
3. 把目标“放大”到个人得失之外
他在一次演讲里说:“假如我的失败能让这个国家更接近正义,那么这些失败就值得。”当目标足够大,个人挫折就显得很小。——对应到工作,就是把“我要达成 KPI”升级为“我要帮客户成功/帮部门突破天花板”。
“Success is go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out losing your enthusiasm.”
成功就是不断失败而不丧失热情。
——这句话不是丘吉尔说的,而是林肯在 1859 年一次私人信件里的原句。愿我们都能像林肯一样,把失败当成“延迟到账的成功”,保持热情,继续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