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经济下行,最受不了的便是“经不起风雨”的中小企业,纷纷抱病卧床。一时之间,中小企业“门诊量”激增,专家门诊挂不上号,普通门诊亦人满为患。于是,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统一开方,从未有过的用药量,从未开过的十全大补丸,纷纷用上。如此,当然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过也切忌,别把中小企业的“身体”补“虚”了。
中小企业病根在哪儿?
为什么中国的中小企业经不起大风大浪?这与中小企业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有很大关系,日积月累,问题来自方方面面,一旦市场下行风吹草动,中小企业便痛苦不堪。
中小企业融资难缺钱?大家可以看看你所工作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企业到底有没有融资?企业到底缺不缺钱?如果你是老板,有融资有钱了,你想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解决什么问题?不要说员工搞不明白,恐怕老板面对一大笔融资贷款时也搞不明白。这样的中小企业,不是简单融资和钱的问题,是发展理念的问题,是战略的问题,是企业发展定位的问题。有的中小企业老板房产几套、孩子国外读书、豪车、豪宅、存款都有,为什么老板不敢追加投资了?不知道做什么呀,没有方向啊,担心害怕呀,怕投进去的钱出不来呀!
中小企业没有市场?再请大家看看,你所在的民营中小企业做的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多久没有进行技术或品质升级了?你们的产品和服务是被竞争挤掉的市场还是本身就没有市场?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没有你的产品和服务的立足之地,那就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如何?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你的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怎么样?还要思考一点,你们公司有研发部门吗?你们公司有切实可信的质检部门吗?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杆秤,如果自己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自己都不想吃、不想用、不想买,指望消费者买单,难度较大。
中小企业没有人才?如果有读者是中小企业老板,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人才在您的企业里能够发挥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大展蓝图?这样的人才到来之后,您会给予人才什么样的资源、条件和待遇?还有一点很重要,在民营中小企业里,作为老板,您在企业里,是人才长板还是人才短板?若是人才长板,是不是您在创造价值别人在帮您实现价值?若是人才短板,是不是您的能力掣肘了公司的发展?如何让人才帮您补齐短板?您是事业狂还是利润狂?
中小企业税费成本负担重?不可否认,中国对于中小企业的税费优惠力度不够,中小企业负担起来力不从心。然而,税费可以减免,那么减免之后,您的企业是否仍然感觉到成本居高不下呢?如若如此,可就要深思熟虑了。企业的供应链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成本?是否以最优价格采购的原辅材料?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是否存在效率低下和浪费情况?企业生产设备是否需要优化?企业生产流程管理和员工技能培训是否到位?企业综合管理费用支出是否过高?当官的多还是干活的多?是不是董事长总经理有秘书、各部门总监经理有助理?您作为企业老板,是否亲自一点一滴地抓成本费用管理?
很多中小企业找我做企业咨询诊断,我常常会问他们一大堆问题。为什么?原因是很多中小企业根本从来就没有问过自己这些问题,习以为常地认为“我做即合理”,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做出什么改变。
我见过一家中小食品企业,没有研发部门,没有明确的市场战略规划。终于有一天,市场总监叫我去他们那里做食品试吃,说是新研发方便面产品。我欣然应允而去。我们试吃了几款产品之后,把大家的品尝问卷收集上来,进行统计。市场总监竟然这样说,“不出所料,还是统一的这款方便面比较受欢迎,那我们就按照统一这款方便面进行生产。”我追问:“你们研发的产品呢?”市场总监回答:“我们跟随市场,要比自己研发来得快。”
试想,这样的跟在统一方便面后面喝汤的企业,其经营状况会如何?当然不会好。
中小企业当下应该“补”啥?
目前,关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补品”不断,有来自国家的,也有来自地方政府的,也有来自银行金融机构的。有的地方是18条,有的地方是16条,有的地方是14条,扶持政策层出不穷,政策出台之快,政策出台之不精准,实属罕见。
从出台政策的相关部门来看,核心意见就是一个字“钱”。企业不是成本高吗?我们帮你减税降费呀,再不成,我们帮你免了,可不可以?企业不是资金周转有问题吗?国有企业欠你们的钱不还,你们还不敢要,怕失去客户,好,那我们出台政策帮你把钱要回来,从而减少你的应收账款,解决资金压力。企业不是融资困难吗?我们出台政策,鼓励银行金融机构放贷,有抵押的必须贷,没有抵押的也可以贷,尽职调查合格的必须贷,尽职调查不合格的整改后也可以贷。企业不是没有市场吗?我们帮你找几个客户对接,反正是国有企业,让他们采购,而且还得付现款。
如此这样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补,可以说,仅仅是治标,根本无法治本。
中小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这个不是减免税、贷点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中小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于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企一策的扶持,有的问题出在研发创新上,有的问题出在产品品质上,有的问题出在企业管理上,有的问题出在市场营销上,有的问题出在品牌运营上,有的问题出在企业服务上,不一而同。如果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咨询服务补贴政策,中小企业便能够拿得出资金来建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计划,具体落实实施,方可有未来。
中小企业跟不上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步伐。市场不断创新,中小企业却缺乏创新基因,于是只能采取跟随战术,跟着跟着就被竞争对手甩丢了,迷失了方向。也有一些企业,明明知道创新方向,却由于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能力跟不上,而眼睁睁地失去发展机遇。在这个方面,政府拥有庞大的研发机构和大学研发机构的调动匹配能力,通过扶持资金和政策,激励科研院所和大学与中小企业进行对接,减少中小企业技术成果获得成本,增加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研经费及成果转化,一举两得。
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滞后。很多中小企业仍然处于落后产能阶段,10年前的老设备没有更新,生产环节技术改造滞后。老板也清楚,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有能力做。政府可以发挥资源融合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做好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以政府担保的形式进行融资租赁,减轻中小企业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成本压力,也使得供应商获得了业务。
中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能力。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只停留在人盯人管理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层真心不会管,企业执行层真心没法听,就是这样一种局面。于是,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和高管,不得不自己亲自打样儿,员工照猫画虎,如此形成老板和高管疲惫不堪,员工轻松自如。如果政府能够提供相关的管理公开课,邀请具有实战能力的企业家和管理专家,对这些企业进行一对一现场帮扶,便可迅速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果。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理念落后。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能力上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虽然企业家对于市场定位、渠道建设、整合营销传播等市场营销概念耳熟能详,然而真正具有先进市场营销理念,并能够制定具体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的企业凤毛麟角。在市场营销战略上、在市场营销计划制定上、在区域市场拓展上、在电子商务营销上、在品牌塑造及传播上、在新媒体创建及运营上,很多企业仍然是个小学生。如此一来,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搞不出好市场,成为很多中小企业的通病。
如何让中小企业补而不虚?
首先,做好中小企业融资资金及相关补贴减免资金的使用指导。对于中小企业进来的资金要有明确的使用方向,要具备为中小企业赋能的作用。钱不是一给了之,而是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对于中小企业相关的能力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小企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以此为契机建立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对于政府来说,对于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是经济低迷时的一阵风,而是要探索发展长效机制。一开始可以是规定规范,到后来形成系列的地方性法规,直到最后形成全国性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系统性法律。
再次,协助培养中小企业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萝卜快了不洗泥,基本上以粗放型为主的发展模式比较多,精致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比较少,既不能独成一派,又不能有效补充大企业市场,生存得比较尴尬。这时,就需要引导中小企业找准定位,要么发展高精尖,要么做市场补充,形成先进的企业发展理念、创新意识和创新习惯。
最后,为中小企业创建公平的市场环境。无论是国家及政府采购,还是国有企业采购,都需要从制度上法律上,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市场份额,使得中小企业有机会参与到这些市场中来。过去,我们国家、政府、国有企业采购招标,往往通过注册资本、营业额以及相关资质等人为地给中小企业设限,把中小企业排除在外。不利于市场公平,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中小企业在任何一个经济体当中,都是经济发展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给予中小企业在减税降费、融资贷款等方面的扶持之外,还应该尽快建立法律法规等制度规范,通过法律层面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持续保驾护航。相信我们中小企业家有能力、有智慧、有勇气把中国中小企业带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助力中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