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小丹参大收益
随着一声锣响,比赛正式开始,一群贴着统一标识的选手一齐冲进丹参地里,前有大型机械开道,后有选手争先恐后捡丹参。没错,你看到的正是渑池县首届“丹参采收节”上的比赛盛况。
11月27日,渑池县首届丹参采收节在张村镇漏泉村成功举办,活动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药材收购商、新闻媒体及周边群众近5000人观看了丹参采收比赛。
渑池丹参皮色红赤如丹,药材质地坚密,皮厚木质芯细,纤维少。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验:丹参酮和丹酚酸B含量高于药典标准数倍,重金属和农残均低于《中国药典》和绿色行业标准,为优质丹参。
参加比赛的50名选手是当地的丹参种植能手,靠种植丹参脱贫致富。在规定的时间内,参赛选手所采收的丹参当场过秤后,以称重量多少排名,对前20名进行奖励。
“加油!加油!”现场拉拉队不断地为选手呐喊助威。只见选手们抓着筐子,或蹲、或站,双手如飞,一株株丹参落入筐里,一时间你追我赶、巧手飞舞,欢声笑语在田野里回荡,大家在愉快的采收中充分感受了渑池丹参所带来的成果与魅力。
人在田间游,丹参手中舞。这热闹的场面引来了不少摄影爱好者,纷纷用相机拍下了精彩的瞬间。“这种采收场面还是第一次见,采摘人就像一个个音符点缀在田间,组成了一幅优美的乡村丰收画卷。”一位摄影爱好者说。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比赛一等奖的是张村镇漏泉村村民董云珍,她不但心灵手巧,而且还是丹参种植的一把好手。她告诉笔者,以前种植玉米和小麦,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去年11月种植了20多亩丹参,按照每亩5000元的收益,今年预计能收入10万元左右。
“以前常为怎样脱贫致富发愁,现在有了党的好政策和扶贫干部的帮助,种植丹参不但让我们脱了贫,还增加了经济收入,日子越过越好。”难掩内心激动的丹参种植户笑得合不拢嘴。
下一步,渑池县将以“生产中国最好丹参,打造全国最大丹参商品基地”为目标,建设全国最大的丹参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丹参育苗基地,建成辐射河南、山西、陕西三省的丹参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丹参产品加工生产线,以广宇制药、天沣农业为龙头,打造省级中药材产业集群。推广仿野生丹参种植和生态化种植模式,应用密植高效种植技术,使每亩种植效益突破1万元,丹参种植规模超过10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