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灵的瑜伽 《吃粥与吃茶》
赵州禅师非常注重生活中的佛教,他处处都从生活中变现他的禅风。
有数个学僧前来问禅,第一位学僧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开市!”
赵州禅师不答反问:“你吃粥了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粥了!”
赵州禅师指示到:“洗钵盂去!”
第一位学僧因此开悟,第二位学僧前来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不吝开示!”
赵州禅师不问反答:“来多久了?”
学僧回答到:“今天刚到!”
赵州禅师再问道:“吃过茶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过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到客堂报到去!”学僧亦即开悟。
第三位学僧因在赵州禅师住的观音院参学十多年,所以也上前问道:“弟子前来参学,十有余年,不蒙老师开示指导,今日想告假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作大惊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自你来此,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一处我没有教导你?怎么胡乱冤枉我!”
学僧听后,用心思想。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思维则离道远矣!”
学僧似有所悟,但问道:“如何保住呢?”
赵州禅师指示道:“但尽,若离妄缘,即如如佛。”学僧顿悟。
智慧小语:所谓佛法、禅心,都应该不离开生活。吃饭吃的合味,禅也;睡觉睡得安然,禅也;离开生活,佛法有何用?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实离道远矣!
禅林百科:唐伯虎游国清寺 · 400多年前,唐伯虎(唐寅)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进入观音殿时,满堂观音,金光耀眼,吸引唐寅驻足细看。唐伯虎目光朝一个个观音移动过去。嗅花观音引起他的注意,只见嗅花观音手持一朵鲜花,面容慈祥而庄严。唐伯虎油然而生敬意,不禁虔诚地礼拜起来,赞美之句脱口开出:“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相身。办取凤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佛真。”以后唐伯虎画过许多观音像,一落笔就会出现国清寺嗅花观音庄重典雅的形象,足见国清寺的造型艺术高超的观音像给唐伯虎印象之深刻。
菩提——心灵的瑜伽:
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过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心灵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