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灵的瑜伽《雪窦非信差》
雪窦非信差
雪窦寺在浙江宁波的四明山中,历代时出高僧,都以雪窦为名,但禅宗公案中的雪窦禅师是指正脉的雪窦重显禅师,不可误认。
雪窦大师慈悲心切,诲人不倦地传播着佛法真谛,让人彻悟人生的本来意义,在禅林中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天下的学人士子,衲子奇僧,无不争相趋鹜,切磋印证。
大师住到雪窦寺后,庄严佛土,气象一新,成为禅林云门宗法的新祖庭。这一时期,其他禅宗派系都显得衰落,独有云门一枝独盛,所以天下称为“云门中兴”。
当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太守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待您。”
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中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找到雪窦,便问道:“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您写的介绍信丢了?”
雪窦道:“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云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能做你的邮差呀!”
雪窦言毕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智慧小语:“无求品自高”,求人不如求己。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才华被淹没,付出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
禅林百科:法门寺塔· 位于陕西扶风县城北,塔内有护国真身塔,内藏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现寺内有明万历七年(公园1579年)修建的砖塔一座,高45米,13层。
菩提——心灵的瑜伽:
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出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即法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心灵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