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灵的瑜伽《惜福有福》
惜福有福
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正计划要到何处托钵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漂流下一片很新鲜的菜叶。
钦山说:“你们看,河流中由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再往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说:“这么完好的一片叶,竟如此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说:“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乞化吧!”当他们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在谈论时,看到一个人匆匆地从上游那边跑来,问道:“师父!你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流过?因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一片菜叶被水冲走了。我现在正在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不然实在太可惜了。”雪峰等三人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道:“我们就到他家去弘法挂单吧!”
智慧小语:爱惜东西叫做惜福,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
禅林百科:谭嗣同与佛教 · 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谭嗣同知识广博,结交了许多佛教学者,对佛学深有认同。他觉得“平日所学,茫无可倚”,“徒具深悲”。并对佛教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896年夏,谭嗣同到南京,结识了近代著名的佛学家杨仁山居士,从杨仁山处学习佛学一年。在谭嗣同看来,佛教积极入世、普度众生的精神与“孔孟救世之深心”是一致的。他所著的《仁学》一书,正体现出以佛法求世法、积极入世的佛学思想。
菩提——心灵的瑜伽:
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出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即法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心灵的瑜伽》
|